<<  < 2011 - >  >>
1 2 3 4 5 6 7
8 9 10 11 12 13 14
15 16 17 18 19 20 21
22 23 24 25 26 27 28
29 30 31




 媒体公布了一项调查报告,挺有意思的。虽然不大详细,但也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。北京晚报的主题突出的是“北京人用餐时间20年增1.4倍”,怎么看怎么显得像个“吃货”。如同不少地方,明明是可住、可玩,却爱叫什么大饭店。真有点儿饿怕了的感觉。其实这年头,对许多人来说,吃饭已经成了一种负担。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,人们对精神食粮的关注度要高得多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和精神食粮有关的数据有这样几组:2008年,城镇居民日均看电视时间113分钟。这比1986年增强了34分钟。男性比女性看的时间要多几分钟。可能和女性承担的家务稍多有关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看电视的时间占到了可自由支配时间的43.2%。也就是说,老百姓们差不多有一半的业余时间,都是在电视的陪伴下度过的,说明电视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娱乐、消遣和接受信息的形式。电视传播对公众而言,影响之巨大可见一斑。

     在每天可自由支配的4个小时零21分钟里,百姓听广播的时间平均才一分钟。如果这个数字准确的话,恐怕会让广播人有几分沮丧。这才是看电视时间的113分之一。的确太少了点儿。家家都有了电视,谁还会光饱个耳福呢?城市广播未来的发展,恐怕该瞄着开车族。尤其是北京堵车老厉害了。越堵、在车上呆得时间越长,交通台的节目听众越多。过年那两天,好多人去了外地过年,北京畅通无阻。我听到了交通台主持人的抱怨,说收听率大幅度下滑了。

     人们每天用在互联网上的时间有32分钟。男性比女性多10分钟。阅读书刊的时间是22分钟,同样是男多女少。上网的时间没有1986年的对照数据。想必那时候应该是接近为零。23年前,万维网还没成气候。如今,上网已经占到了业余时间的8分之一。这个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定会有更大幅度的提升。

    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,人们有72.4%的自由支配时间是和媒体相伴度过的。这也说明了媒体与人们的关系是何等的紧密。你想改变他吗,让他和媒体在一起就是了。这恐怕一点儿都不夸张。对于那些做和人有关的生意的人,对媒体怎么重视都不过份。从现实来看,电视最应该引起关注,其次是互联网,再次是书刊,广播吗,只能在夹缝里寻找新的生长点了。

发表评论:
天涯博客欢迎您!